1936年2月,红军长征抵达黔西北,顺利攻占了毕节。按照政策,红军进城之后开始打土豪,分浮财。当来到地主周素园家时,周素园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惊慌,令红军指导员很是惊奇。

更让指导员惊奇的是,在周素园的书架上,发现了很多马列主义的书籍,随便翻开一本,都能发现书上勾勾画画很多,可见周素园已经看过很多次。在召开群众大会时,大家都反映周素园是好人,为人正直,从未欺压过百姓。

带着这些情况和从周素园家查抄的书籍,指导员向政委王震作了汇报。王震也对这样一个“读马列的地主”有些好奇,决定亲自会会这位周老先生……

“就是拿18个人不去打仗,我也要抬着他长征

周素园出生在清末一个书香家庭,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读书做官,显亲扬名”,因此在他16岁的时候,就考中了秀才。恰好那一年“马关条约”订立,时局的巨大变化,让周素园深感自己所学已经难以应付。

因此周素园开始搜寻各种新思想的书籍报刊,并逐渐萌生出去日本留学的想法。

当时周素园家中虽有些薄田,但仍需要周素园教书来补贴家用,自费出洋自然是有些困难。父亲去世之后,周素园在政府谋了一份差事,并谏言刚刚调任贵州的巡抚林绍年,要着重派遣学生出洋。

图丨年轻时候的周素园

林绍年欣然接受了这一建议,将贵州有名无实的“大学堂”停办,并要求每个行政区域筹款派遣一名留日学生。一时间贵州全省震动,周素园也辞去工作,专心准备考试。

与此同时贵州铁路矿务总公司成立,周素园被推荐聘用为公司总文案。总经理李苾园对他很是器重,原本能够将其保送留日,但李苾园坚持要将他留在身边。

周素园被两位经理说服,牺牲了自己的留学愿望,从此不再提此事。

路矿公司停顿之后,周素园刻意经营了两年,创建了贵州第一张日报《黔报》,虽然不挣一分钱,但他还是希望能提高社会知识水准。结果刊登的进步内容让不少绅士看过一次就不再购买,而不少的青年学生却表示从“黑暗中看到了光明”。

随着报纸的销量越来越高,周素园在社会上的地位也日渐提高。

通过朋友介绍,周素园结识了进步青年张百麟。两人第一次见面时,张百麟告诉周素园,报馆只能算政党的一部分,有了政党才能发生大的力量。当时周素园感觉张百麟的理想不切实际,毕竟他办报馆已经很是吃力。

图丨周素园创办的《黔报》

但张百麟说自己已经联系好了人,只要有人就不担心财力的问题,并邀请周素园和他分头行动,相互援助。经过张百麟的不断努力,在《黔报》出版四个月之后,“自治学社”成立,又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推广,学社成员已经达到了惊人的数字。

而周素园虽有些不情不愿,但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走上了张百麟理想中的道路。

辛亥革命开始后,张百麟开始谋划组织新的武装力量,推翻旧统治,成立新政府。结果唐继尧滇军入黔,窃取了胜利的果实,周素园被迫流亡各地。

在外流亡了十年之后,周素园受邀重回贵州,担任省政府秘书长。虽然周素园对贵州军政各界已经很陌生,但也难以拒绝。重回贵州,映入周素园眼帘的 ,是满目荒凉,导入土匪横行,蓬蒿长得和人一样高。

“这就是土豪政权遗留的‘成绩’。”周素园心中暗自想道。

当时贵州省政府内争斗不断,周素园身陷其中,眼睁睁看着贵州再度被拖入军阀混战当中。一气之下,周素园决定辞官还乡,回到老家毕节闭门读书,从此退出政治漩涡。

在无意之中,周素园接触到了马列主义,经过对几本马列原著的潜心研读,周素园对共产党和红军有了初步认识。这也正是在红军没收他家的东西时,他不慌不忙的原因。

图丨红军打土豪(剧照)

王震了解了周素园的情况之后,专门问他赞成不赞成抗日反蒋?周素园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赞成。王震十分高兴,下令将已经抄走的家产发还,还经常到他家里长谈,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和北上抗日的必要性。

在红军挺进毕节的过程中,受到了贵州地下党的策应,王震决定以当地的革命力量为基础,组建抗日救国军,并请周素园出任救国军司令员。周素园欣然答应,并在自家门口挂出了抗日救国军的牌子。

一时间,散落山林的反蒋抗日队伍纷纷来归,很短的时间内,周素园就组织起一支千余人的队伍。除此以外,周素园还组织了抗日救国会,团结广大群众和开明人士一同抗日。

任弼时、贺龙等人知道周素园和云南地方实力派有联系,便请他给龙云、孙渡等人写信,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劝说他们不要和红军作对。龙云、孙渡等人收到信后按兵不动,让红军能够集中精力对付其他敌人,并在毕节得到休整。

二十多天后,红军即将撤离毕节继续长征,贺龙特地召集军团首长,开会研究如何安置周素园。萧克考虑到周素园年纪大,身体不好,提议给他些黄金、银元作为安置费,去香港或者昆明做个寓公。

图丨长征中的贺龙(右一)

王震向周素园转达了军首长的提议,周素园听完后十分激动,他没想到军首长对自己还有考虑:“我今年快60岁了,以前都没有找到光明。参加了红军,是我一生最光荣的时刻,死也要死在红军里。我不愿离开红军。

“好啊!有骨气,我佩服,我就赞成这样的人。”贺龙得知周素园的态度后,当场表态:“就是拿18个人不去打仗,专门照顾他,我也要抬着他长征。我们就同患难,生死与共喽!

“我死也要死在红军里”

1936年3月10日,周素园随红六军团踏上了长征之路。当时的贵州山区天寒地冻,很多地方都买不到粮食,红军战士们忍饥受冻,翻越了一座座大山,同时还要应对敌人的围追堵截。

当时任弼时肺病严重,连骑马都困难,但他不愿坐担架,生怕影响了抬担架战士的体力;贺龙脚上被冻得裂了口子,血流不止,每走一步都疼得身体颤抖,但他同样不肯骑马,也不肯坐担架,坚持让给伤病员。

在这样物资缺乏的情况下,贺龙、任弼时等领导宁肯自己不吃不穿,也要保证周素园的需要,几乎总是抬着周素园走。就这样在乌蒙山中辗转了一个多月,眼看敌人的包围圈越来越小,贺龙、任弼时等人再次想到了周素园的安危:

“王震同志,请你去劝说周老先生,并给他带足路费、生活费,请他赴香港暂住一段时间,等我们处境好些,如果他愿意回来,我们仍欢迎他回到红军队伍。”

图丨晚年周素园

王震奉命再次找到周素园,劝说他离开眼下这危险的境地。但周素园坚决不肯,再次表达了“死也要死在红军里”的决心。

此后,周素园时而坐滑杆,时而骑马,时而在战士的搀扶下步行,爬过了雪山,穿越了森林,渡过了金沙江,终于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朱德、刘伯承等人。

为了照顾周素园,贺龙、任弼时等人请他随朱德走在前面,并给他派了勤务兵。在部队抵达甘孜休整时,朱德特地去看望周素园,谈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和部队的准备工作。

谈话结束后,朱德询问周素园的勤务员,行军中的吃饭、喝水准备的怎么样,然后叮嘱勤务员,要时刻照顾好周素园,不能出半点差错,趁着部队还在休整,再仔细想想需要准备什么东西。

在出发前,朱德特地让参谋给周素园送去一个背包,里面装了两个小桶,一桶是酥油,一桶是糌粑面和盐。周素园看到这么贵重的礼物,顿时热泪盈眶,嘴里止不住地感谢共产党和总司令。

当年夏天,部队走进了大草地,休息的时候,朱德就跑到池塘边钓鱼,然后让参谋给周素园送去。每次勤务员做好鱼,周素园都舍不得多吃,一次能吃两三天。在朱德的关怀下,行军路途虽然艰苦,但周素园的身体一直很健康。

图丨周素园是长征中唯一穿长衫的红军

过草地的过程中,眼看着部队的干粮就要吃完了,就连路两旁的草都快被拔光了,周素园骑着的骡子由于饥饿走不动道。当时勤务员又着急又害怕,周素园没有骡子骑,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在一次宿营之后,朱德再次来看望周素园,两人热情地谈论一些军事问题,周素园偏偏就是不提他的坐骑这件事。心急如焚的勤务员急得哭出了声,朱德赶忙询问是怎么回事。

勤务员一五一十地将情况说了一遍,周素园知道瞒不住了,无奈地说了一句:“孩子讲的都是实话。”朱德起身看了看骡子,安慰勤务员说不要着急,骡子的事情他来想办法。

当天晚上,朱德就派参谋送来一头高大健壮的骡子,周素园看到骡子又惊又喜,激动地流下了热泪。

10月初,周素园随军在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之后又到达了保安,见到了毛主席、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历时9个月,周素园和红军一起走完了近万里的长征路,作为一个民主人士,他在完成长征的同时,也实现了人生道路的转折。

西安事变发生后,周素园按照毛主席的指示,给相识的国民党官员写信,希望他们以民族大义为重,逼蒋抗日,避免国家陷入内战。

图丨周素园旧照

七七事变”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周素园被任命为八路军高级参议,他怀着一颗盼望已久的报国之心,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并做好了随时为国捐躯的准备。

在延安时期,党组织和同志们给予了周素园无微不至的关怀,贺龙和萧克的夫人经常去看望他,帮他缝补洗涮。在物资奇缺的情况下,周素园的生活也能得到很好的优待。

正当周素园准备为抗战投入更多的精力时,他的身体却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今后更辉煌的将来,应该是我执笔来补写”

从1937年8月中旬开始,周素园的双脚出现红肿的情况,流水流血不能着地,生活更是不能自理。虽然有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但仍不见好转。周素园觉得自己不能工作,反而成了组织上的累赘,便向毛主席提出回贵州继续工作的想法。

临行前,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为周素园饯行,并请周素园简单写一下自己的历史,毕竟他也曾经是红军中的一员。第二天周素园就派人送去了自己的自传,毛主席看过之后欣喜而感慨:

“你已往的已足自豪了,今后更辉煌的将来,应该是我执笔来补写。”

带着毛主席的勉励,周素园离开了延安,以八路军高级参议的身份,走访西南各省当局,促进其履行国共合作条件,释放“政治犯”,团结抗日。

图丨毛主席给周素园写的信

同年11月,周素园抵达成都,给龙云写信希望他释放“政治犯”,并一同寄去了毛主席的亲笔函。龙云两次电邀周素园去昆明,并替他买好了机票,次年1月,周素园抵达昆明,受到龙云和云南军政当局的欢迎,并受邀担任云南省政府咨谋。

当时昆明的进步人士都将周素园当成共产党的代表,经常找他谈话,每天的拜访者都有二三十人。周素园借机宣传共产党的主张,驳斥国民党的造谣诽谤,让更多人了解共产党和延安的真实情况。

周素园的活动引起了国民党云南当局的不满,他们派人对周素园悄悄盯梢,并多方限制周素园的行动自由。龙云不便对周素园下手,便托人劝告周素园,让他“识相”一点。

在昆明停留了三个月后,周素园回到贵阳,并受邀担任贵州省政府参议。

常年的奔波加上国民党的施压,让周素园一直处于病中,但他利用一切机会,宣传抗日救亡,并利用自己在国民党中的关系,以通信的方式做统战工作。

1945年,周素园被选为国民参政会参议员,他本希望利用开会的机会,和中共代表团取得联系,但代表团因为一些原因未能出席,周素园也未能和中共取得联系。

图丨周素园所著的马列著作

贵州解放前夕,国民党当局准备对周素园下毒手,或者劫持他出逃。对此周素园早有准备,事先已经离家躲避,让特务们找不到他的下落。贵州解放之后,周素园不顾年迈体弱,投入到支援解放军进军四川的工作中。

随后周素园被推举为支前委员会主任,为解放军筹措粮草,协助政府恢复秩序,建立政权。为了瓦解国民党的残余势力,他主动给企图负隅顽抗的国民党要员写信,劝他们放下武器才是出路。

全国解放之后,贺龙向中央建议,由周素园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和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席。当时已经71岁的周素园觉得自己不应当担任这样重要的职务,便找贺龙当面请辞。

当时贺龙、邓小平、刘伯承等领导人一同接见了他,贺龙一见面就紧握着周素园的手,说多年不见他还是老当益壮。周素园和贺龙彼此相知颇深,一听贺龙的话就笑了:

“你一见面就说我老当益壮,怕是要堵我的口吧?”

周素园就自己的身体情况,向三位领导人说明了自己不能当此重任的原因。刘伯承提议说平时的例会不用参加,只出席重要会议,而邓小平则说得更加直截了当:

“素老主要负责联系群众。干脆说,只将你的名字牌摆在那里好了。”

图丨建国后周素园发表讲话

周素园为三位领导人的信任动容,也不再谦让,很快回到贵阳屡任。

1958年2月,周素园因病逝世,享年80岁。中央领导人和各部委发来唁电,省委的挽联很好地概述了周素园的一生:

“万里共长征,人民事业资匡助;一心服真理,马列宏谟有会通。”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使用。如有侵权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联系邮箱:709425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