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思考是痛苦的,太过于清醒也是痛苦的,关于教育的话题,今天分享一个新的视角,就是可能我们跟不上下一代孩子的发展速度。

这个我们不是只家长,包括老师,包括学校,社会,包括整个时代,不是为了大而全,空洞的扣帽子,也不是通过某个专家说,而是通过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一些观察感悟思考来讲,我们走的太快,思想还没有跟上。后面还有一句话,孩子们的思想却在跟上和追问。

昨天跟孩子睡前聊天讲故事,我说妈妈跟你小时候完全不同,你现在的书是妈妈的几十倍,几百倍,他不懂,我说我3岁多的时候,家里就没有一本书,只有一个妈妈带我读的唐诗三百首,还有几个姑姑还有妈妈抄写的名人格言的笔记本。

说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现在孩子他们从一开始生长的环境,接触的知识信息,是我们那时候的百倍千倍不止。包括现实的和虚拟的,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我们是很大的不同的。

就像我们最熟悉的小朋友,他们从小就可以如数家珍的告诉你各种博物学、宇宙、军事、汽车等知识,但我们大人可能一无所知,包括老师。

我记得有一次外出和朋友孩子一起出去郊游,他可以知道世界上跑的最快的车,牌子我都没听过,关注的不是价格,而是多少秒启动,速度很快提到什么速度,因为速度太快燃料车的材料跟不上带来的技术上的问题,头头是道,更别提研究各种航母、科技实验啦。你以为是很厉害的学校的学生,其实就是普通学校的普通学生,就是身边的孩子们。

我说的这些不是看他报了哪些班,上了哪些课,而是自发的从内而外感兴趣的,跟孩子们聊,这些孩子每个学校的每个班上都有那些发烧友,博物学家,在某一方面特别厉害的小牛人,其他孩子特别的佩服,这是来自于孩子们的视角,是一个我们大人看不到的自下而上的点,不是以考试成绩、分数为考量的,完全是孩子自发的觉得厉害的人,就像我们那时候佩服诗歌写的好的,打篮球打的好的,唱歌好的一样。

为什么喜欢观察这些聊这些,因为一直特别喜欢跟孩子聊天,从孩子视角出发,从孩子眼里看世界,从他们那里学习,不是职业习惯,是一直以来的一个喜好,总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但这个视角,其实有更大的扩展,也有很多人有这样的视角,拍成一组纪录片,《起跑线》记录那些不同的孩子,其实每个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都有这样的孩子。

这是一个角度,就说明孩子们比我们思考的感兴趣的变了,他们会有很多信息自由,工具自由,当然如果时间也自由的话,可以生发出很多创意和问题,是我们那时候大部分小镇做题家不可以想象的。

说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一个朋友初二的孩子,马上初三了,就要面临叛逆期了,他问的问题都是:我为什么要读书?我为什么要跟别人竞争,我干其他的不好吗?balabala,一个男孩,你会经验的发现,我们以前的认为理所当然的那些观念,那些最基础的东西在他这里会失效,在他这里会溃败,没办法说服他。

因为他没经历过见过,他从一出生物质一切都是最好的,感受不到那么强烈的需求,还有什么值得去拼,造成了精神的需求很大,整天说,又看不到,我开玩笑跟朋友说,我说你听听孩子的话,其实都是哲学家,问的问题都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把家长都问住了,其实我们很多当父母的终其一生可能都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怎么能教会孩子会呢。但孩子确确实实存在。我们过去的一套理论和假设已经回答不了孩子的问题了。

在回过头来说一个朋友小学六年级的孩子,要补课,安排协调了几个老师过去,你一沟通发现,孩子需要的不是补课,需要的是精神沟通和共鸣,需要补课的是父母,但父母已经很难改变了。孩子一说很聪明,什么都懂,悟性很高,道理都明白,但就是过不了一些心理的坎儿。

为什么我这些都会,我还要死记硬背花这么多时间干这些事儿,我速度写完作业,我还想看书,想做实验,想搭建一个航母呢,我考试考好了,希望爸爸妈妈带我出去爬个山,出去博物馆看一看,见识更多,可爸妈就是没有满足,都忘了,一个男孩在你面前哭,你觉得这可能都不是啥事儿,在孩子那里是天大的事儿,被重视被理解,被倾听,被满足。其实举着个例子,并不是说这件事儿,说父母的一些不足,父母可能因为经验,阅历,时间等,但确实没法理解孩子,跟上孩子的脚步和步伐,不仅是妈妈爸爸说的孩子想的思考的研究的他们都不会,这些是具体的可见的,那些不是具体的不可见的思想部分的更多。

尤其是现在网课,网络,孩子在虚拟世界时间越来越多,小朋友之间互动和大人互动少,那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思考这些问题了,一些生命啊,意义啊,还有很多大的命题问题,这些都是大人回答不了的,也没时间回答,从未想过的。

这里需要插一句的就是再一次支教活动中和一个老师交流中,孩子目前的抑郁症甚至更严重的问题这个指数很高了,有一次骨干开会说到一句,什么时候学习能学出问题了,在和一些老师包括高校老师,看一些数据的时候,几方面都得到验证,孩子抑郁症的概率竟然达到三成,百分之30到40,也就是说一个班级30多个孩子就有七八个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些普遍现象了,而且越来越多。

小学初中都说了,说一个高中的吧,一个高中女孩,妈妈跟孩子相处一直像姐妹,但有一天孩子说不想和妈妈说话一起玩了,因为玩不到一起,因为不被理解,有没有理解的呢。

其实就是我曾经分享过得那个考上复旦哲学系的男孩儿,跟妈妈经常沟通探讨,妈妈也在学习思考,保持和孩子同步,支持孩子的想法,还有那个清华的妈妈,我不懂,但我就是支持你,甚至有些崇拜的看着孩子,你懂这么多,应该给妈妈分享讲讲,妈妈想知道了解你的世界,他们目标非常清晰。

还有一些是大学毕业的孩子,都很有主见,无论是出国的,还是考研的,还是直接工作的考公的,还是自己折腾创业的,这些孩子无论男孩女孩,会发现都不希望父母管着自己,不希望利用父母的资源,希望自己折腾一下,靠自己的能力,不希望被安排。

有从北师大研究生毕业放弃去深圳南方城市有很多安家费优厚条件选择自己原来的小学母校,放弃初中高中的,有从国外回来后,去广州深圳和薇娅李佳琦他们一起做直播带货的,有放弃英国德国继续深造机会回来去私企为生活品质的,有工作几年继续进行深造考研的,有带着资源创业的,也有听父母安排的,总之似乎都是不被定义的。这是身边的真实的孩子他们的选择。

这是一个跨越不同年龄,不同层级的孩子,就是生活一个纵切面,不只是同龄人的那些范围。

再看看现在幼儿园的孩子们,他们可能从小就见识过很多,有强烈清晰的目标,对某一项研究感兴趣或者对某一方向某个学校某个专业从小耳濡目染,不能说从小立志,至少比我们那时候有志向有方向有目标的不少。

那现实中的90后00后的孩子,这些工作中的孩子,其实跟80后也是不同的,他们生活和工作会平衡,找到一些小乐趣,有自己不被打扰的独立的空间,包括家人工作和小群体,生活工作是两个体系,互不干扰,尽量干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和事情,喜欢新鲜事物,对于结婚谈恋爱不着急,为什么要谈,自己还没想清楚,自己要独立开心了再考虑,为什么谈恋爱麻烦。

这都是生活中的,你在看看网络上的,你想不到有很多90后00后的孩子去讨论哲学,讨论意义,讨论社会,他们思考的深度,广度,可能一般的父母,普通人都思考不了,物质极大的自由以后,他们追求精神的自由独立,寻找意义,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的变化。

捋这么多其实就是说明,现在的孩子不一定是孩子,在某一方面是我们大人的老师,我们可以满足孩子的物质,但精神也许追赶不上孩子,孩子的教育环境不同了,作为家长要么学习跟上,要么成为理解欣赏、包容、开放的那个家长,孩子才不会在思想上跟我们断代隔离,有些经验是永远有效的,有些是要与时俱进,跟上的,但前提是有像孩子学习的心。

再回到一个画面,当孩子问我问题的时候,很多我觉得回到不了,有些需要我和孩子共同去探索,有的需要告诉孩子方法方向让孩子自己去探索,有的可能我们任何建议都给不了,就是网络上一句,建议不要给建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使用。如有侵权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联系邮箱:709425133@qq.com